沙果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听,古树讲的那些故事
TUhjnbcbe - 2024/4/24 17:56:00

探访百年古树守护绿色生态

听,古树“讲”的那些故事

风摧未老枝为证,锦水绵绵客笑吟。

3月12日,是植树节。在植树节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探访四“位”“长寿老者”——树龄至少百岁以上的古树。

俗话说,“黄金有价,古树无价。”

之所以无价,其一在于古树的自身价值:作为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古树被称为“有生命的绿色活化石”;其二在于古树的情感价值:它是一个地方悠久历史的“见证者”。那一轮轮刻印在骨子里的年轮,如同一代又一代建设者的记忆,见证着石嘴山这座城市的历史传承,更是我市良好生态的标志和象征。

枯木逢春犹再发

古树,是城市的“守望者”,见证着一座城市的发展。它们历经岁月沧桑,记录着城市的一个个故事。古树往往伴村落而生。任何一个村子,如果能拥有一棵百年以上的古树,是一件相当幸运的事情。

在大武口区兴民村,就有这样一棵岁月悠长的古树。3月10日下午,记者驱车来到兴民村找寻这棵已三百余年的古树。

小叶杨古树。

顺着悠长的田间小路,远远地就能看到一棵巨大的古树矗立在一片农田中央,远远望去,它粗壮而又斑驳的枝干,愈发显得苍凉悲壮。随着距离越来越近,能明显看到古树泾渭分明,一半已经枯萎,如同一个佝偻着脊背的老者,另一半还顽强地长着树冠枝丫,似乎在倔强地等待春天的来临。

走近古树,映入眼帘的是如同沟壑遍布的皱纹似的树皮,枯萎脱落的斑驳树干,被火舌吻过的焦黑痕迹,周围掉落着巨大的枯树枝干,静静地躺在地上,树上传来似有似无的鸟叫声。

古树目测高约20米,周长约6米,记者和另外两名成年人手拉手都不能合抱。兴民村党支部书记路金良告诉记者,这棵古树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本地人叫“青杨柳”,实际上,它的学名叫小叶杨,为落叶乔木,树皮呈筒状,幼树皮灰绿色,老树皮色较暗,表面粗糙,有粗大的沟状裂隙。有防风固沙、护堤固土、绿化观赏的作用,也是东北和西北防护林和用材林主要树种之一。

“这棵小叶杨古树原来生长在沙河中,经历多年的山洪冲刷,仍然屹立不倒,后来进行农田改造时,村民们也没舍得伐倒它,而是专门扩出一块地,让其蔓延生长。然而可惜的是,这棵古树十年前开始慢慢枯萎,六七年前又被火烧,如今大半主干已经干枯。”路金良惋惜地说,“村民们非常爱惜这棵古树,但是防火意识不强,没有把树周围的枯草秸秆清理干净,等人们发现时,火已经熄灭,只有满身的焦痕告诉人们它的遭遇。近几年政府出资将这棵古树圈起保护,却无法延缓古树的枯萎。”

“我们小时候放牲畜,每天中午都集中将牲畜赶到这棵大树旁边,牲畜在树荫下悠闲地吃草,我和小伙伴们爬树、掏鸟窝、捉迷藏,有时候在树边一玩就是一整天,天黑了才肯回家。”今年77岁的牛树德是土生土长的兴民村人,讲起和这棵古树的故事,他打开了话匣子,“从我记事起,这棵古树就是这么粗、这么大了,我们五六个小伙伴手拉手都围不住它。可惜的是,现在它慢慢枯萎了,再也看不到曾经巨大的树冠、听不到热闹的鸟鸣了。”

采访的最后,路金良对记者说:“这棵古树经过三百多年的风吹日晒,历经沧桑,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历史,虽然一半枝干已经枯萎,但是另一半仍然顽强地生长着,我们兴民村将继续加大对它的保护,让它开枝散叶,也留住我们的乡愁和回忆。”(记者袁宏剑实习生王忠华)

一棵树一座城

一棵古树就是一段历史,沉淀着过去的记忆,也是时光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植树节前夕,让我们一起走进潮湖村潮湖人家庄园,探访沙果古树的生长状况,聆听历史典故及爱树和护树故事。

沙果古树。

3月10日9时许,阳光明媚,记者驾车从市区出发赶往潮湖村。经过20分钟的车程,到达潮湖村潮湖人家庄园,远远地便看到了十分显眼的一棵大树,像一把伞。

“我对你有印象,以前也来这里看过树吧?”一下车,记者就被早已等候的潮湖人家庄园负责人陈秀才和潮湖村村民贾天寿的热情所感染。

当记者走进潮湖人家庄园时,只见树干笔直挺拔,旁枝婀娜婆娑,形成一个巨大的伞,将在大片树林环抱之中的小村落点缀得古朴雅致。走近细看,树干凹凸有致、纹理清晰,树根顽强地植根于厚实的土壤中。

沙果,正名花红,又名海棠果,是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落叶小乔木,叶卵形或椭圆形,顶端骤尖,边缘有极细锯齿。春夏之交开花,在枝顶伞形排列,花梗、花萼均有茸毛,花蕾时为红色,开后色褪而带红晕,果实酸甜可口。

据传,这棵沙果古树被称“一棵树”是有来历的。“这棵树已经快年了,很有灵气,一直庇护着村民,我童年的时候树就这么大,现在还是这么大,过去潮湖村这里是一个大沙丘,有时从平罗走大武口的时候,好多人就会找不到路,这棵沙果树就是路标,顺着这个方向就可以顺利到达大武口,所以起名‘一棵树’,‘一棵树’凉皮店以前也在这个地方开,也是以这棵树命名的。”贾天寿说,“随着交通条件改善,‘一棵树’名气远扬,有的村民依此开了农家乐,慕名而来的游客也逐渐增多,这棵古树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树。”

“现在树已经快年了,但它依然生长茂盛,古树的存在,说明生长地的环境在其存活期内没有剧烈变化,也说明了生态环境良好。平时,我学习了科学的护树方法,包括病虫害的防治、浇水等,为树的生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陈秀才说:“每年到4月,是沙果树开花的时候,就会有人前来观赏,大家看到这棵古树,都被震撼了。”

古树名木既是生态颜值的保障,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陈秀才介绍,为了让“一棵树”得到更好的保护,在树周围修建了护栏,并给树挂上了牌子,打算明年把护树池再扩大些,以便古树得到更好的生长。下一步,他会向爱树护树人士发出倡议,让更多的人来爱护古树,增强全社会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记者刘春燕)

葡萄老藤的百岁光阴

“葡萄美酒夜光杯”,当您品味着甘醇的葡萄美酒时,可曾想过这琼浆玉露产自哪里?生长在一棵怎样的葡萄树上?借着3月12日植树节的契机,记者带您来一次探寻百年葡萄老藤之旅。

3月11日,春光明媚,杨柳依依。沐浴着春的芬芳,记者驱车来到大武口区贺东庄园。我们今天要探访的“主角”就生长在这里。

葡萄老藤。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前往一处“神秘基地”。据说,这里种植着多株树龄超过百年的葡萄老藤,被誉为贺东庄园的“镇庄之宝”。它们究竟是什么模样呢?记者的脑海中不由浮现出“枯藤老树昏鸦”的画面。

带着无限期许,记者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百年老藤基地,还邂逅了一群身着校服的孩子们。原来,他们是市第十一小学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这里开展植树节研学活动。“我们也是慕名而来,带孩子们看一看百年老藤的模样,了解葡萄酒的制作过程。”带队老师李燕说。

然而,眼前的情景让记者和师生们有些疑惑:空旷的地上不见一棵树,只有一个个形状不太规则的土堆,连绵不绝,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百年老藤在哪呢?”一个孩子好奇地张望,问出了记者的心声。

“就在这儿呢。”贺东庄园解说员鲁亚楠笑呵呵地指着土堆说。

“啊?”孩子们发出一片不可思议的质疑声。

“不知道了吧?你们不了解葡萄树的生长习性。为了减少老藤的水分流失和防冻,在秋季时,就要把老藤用土掩埋起来。”鲁亚楠说。

在给师生们简单地科普完葡萄树的秋冬季养护知识后,看着一脸失望的孩子们,鲁亚楠笑呵呵地说:“现在看不到老藤没关系,我们给这些百年老藤拍了许多‘写真照片’,可以给大家欣赏一下。”

对着一张张照片,鲁亚楠给大家做起了讲解:

“年,我们邀请法国专家进行考证,发现株葡萄树树龄均在60年至年之间。于是开始对这些古树进行保护,并被自治区评为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老藤最粗的地径达到29公分,周长为90公分,弯曲的树干劲道有力,斑驳的树皮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为现存最古老的葡萄树种之一,堪称‘葡萄之王’,也是每位游客来到贺东庄园的一个必看景点。”

“贺东庄园现存的老藤结出的果实越来越少,结出的葡萄体格娇小,但味道浓郁,层次丰富,浓缩了老藤的精华养分。由于老藤扎根较深,充分吸取了贺兰山东麓这片土地的营养物质,因此老藤结的葡萄酿出的酒有着与众不同的风味,香气复杂但平衡浓醇。老藤结出的果实,仿佛生命珍贵的积淀,凝聚着成熟的经验与阅历。在时间里,打磨出最智慧的葡萄藤、最醇香醉人的美酒!”

“等葡萄挂果时,欢迎大家再来!”(记者兰建勇)

寄托着爱和希望的银白杨

百年古树,是岁月的见证,也是生态“颜值”的保障,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今天,记者带您探访一棵约年的银白杨,倾听它茁壮成长的背后,那些与呵护有关的故事。

银白杨。

3月10日早上9时许,记者驾车从大武口区世纪大道出发,沿着工人街一路向西行驶。过了西环路路口,越往西走,贺兰山的轮廓越发清晰,大片的林木发出嫩芽,已经是和城市完全不同的美丽风光了。

到达北武当生态旅游区停车场,记者顺着台阶步道一路向上,在上山入口处,记者见到了这棵约年的百年古树——银白杨。

走近古树,满是皱纹一样的树皮,沟沟壑壑清晰可见,枝干虬曲苍劲,树形优美。抬眼看去,银白杨的树枝也绿了一些,少了秋天满树金黄的华美,却多了几分小家碧玉的秀气。

都说古树多灵性,长在这佛门净地的银白杨,也被染上了“仙气儿”和肃穆。不少过往的游客都会驻足欣赏,犹如对生命的敬畏。

记者多次尝试环抱这棵古树未果。目测一下,这棵百年银白杨30多米高,4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环抱整个大树。

今年37岁的王志刚是这棵银白杨的“邻居”,确切地说是守护者。原来,家住潮湖村的他喜欢爬山,一有时间就会上山游玩,每次经过这里,他都会驻足欣赏。近两三年,他直接在大树边上摆起了小摊,不为营生,只为保护好这棵百年古树。

“前些年,树的周围就是土坑,没有围栏,垃圾比较多,浇点水都流出去了,树叶也因此出现了发黄等现象,后来我就和这里的僧人商量,给古树加上围栏,保护好它。”王志刚说,这棵百年银白杨是前人和大自然留给世人的宝贵财富,必须要保护这棵古树,让它健康生长。为了抢救复壮古树,恢复古树长势,他还联系了相关部门专家来给古树“诊治”。

多年来,王志刚每天给大树浇水、施肥,清理树叶和花絮,像对待家中的长辈一样,悉心呵护着这棵古树。

王志刚告诉记者,近年来,前来拜访古树的游客络绎不绝。“很多人想沾沾古树的‘仙气’,一到季节,就专门上山来看望古树,在树下乘凉。”王志刚表示,如今市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垃圾少了,吵闹声少了,古树也长得越发健硕挺拔。“这些古树名木就像老人,它们是这片土地的‘原住民’,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我们有责任去爱护它们。”

年来,这棵银白杨不断积蓄力量、默默生长,像一位长者一样,成为市民们的守护者。而如今,像王志刚一样保护古树的市民越来增多,他们正以实际行动,从点点滴滴做起,为保护古树做出自己的贡献。(记者狄彦冬)

照片均由石嘴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拍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听,古树讲的那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