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果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记忆中的美味和家常里的烟火气息
TUhjnbcbe - 2024/3/8 17:33:00

我虽有颗吃货的心,但食量与挑食限制了我的梦想。痴长至今,虽未远游内外,也曾跨山越水。身边人厨艺皆佳,也是颇有口福。偶尔思之,下笔成文,以作余生之乐。

这里没有昂贵的,繁复的,少见的,不过是些记忆中的美味和家常里的烟火气息。

也没有照片……发挥想象力。:)

幼时居于草原。看牧民现挤出新鲜牛奶。桶带回家,搁在铝锅煮沸,再以纱布滤之。细腻洁白,奶香醇厚,自然无添加,真是滋补之佳品。

东北极寒,雪积过膝,屋檐挂满冰棱,室内火坑却是暖意融融。这种时节最宜冻柿。晶莹冰块里是桔色鲜明,去皮食之,新鲜饱满,果汁横溢,去热解噪。啧。

运气好,还能在山坡处寻到一些沙果,小巧红脆,比之苹果更有一种酸甜。

有一些美味已经完全忘记了味道,却成了不可复制。犹记得有蒙古同学带我翻墙去她家,吃风干的牛肉,切上几小块,抓进嘴里大口品尝,其特殊风味与后来所有牛肉都不同,如同住着小王子的那颗星球,在星海里闪着光。

茄子是个家常菜,但要做精不易。若如《红楼梦》里那般操作,尽失本色。曾随父亲在某旗小饭店里吃的炸金茄,实属美味。色泽金*,去其涩味,外脆里嫩,脆而不焦,油而不腻,嫩而不碎。唉,后来再未尝过。

当年白城,曾买奶油雪糕,个头即大,奶味也厚,不含黏稠剂,需大口大口吃完,虽寒冬亦不舍。

奔波于两地,当年火车停靠两旁都是卖特产的,追着火车跑。印象最深乃是德州扒鸡。号称德州三大产之一。说实话,你很难说清它是什么味,但只要一打开包装,闻上一闻,就能确定“就是这个味”,它不是烤鸡,不是腊鸡,不是荷叶鸡,不是*焖鸡,也不是炖小鸡,就是扒鸡。几十年如一味,流风广矣。

火车盒饭也保持着几十年不变的格局。满是方便面味的车厢里,来上一盒盒饭。打开,里面有毛豆鸡块,*瓜炒蛋,一片红粉午餐肉,淀粉过多的午餐肉此时格外美味,也许是小时候的美好吧。

生长于鱼米之乡,乡下酒席众多。虽无现在乡厨的花样百出,但也有传统名味。

其一是酸汤豆腐,豆腐切成絮状,细密绵柔。以荤汤穿之,新鲜鸭血切小块,放入。出锅时再淋香油。汤味酸爽,豆腐入口即化,浇几勺泡饭,真乃上味也。

其二也是仅有一次的美味,记得是小排切成麻将大小,入油锅煎炸,骨肉皆酥脆,可以吃得连渣不剩。焦香脆美,久违矣。

南通求学,食堂饭菜难以下咽,但其中炸猪排颇爱。猪排裹糠面炸至金*,再过以酸甜汁,打在饭上,再淋一汁,便觉今日可贵。

学校不远处即小吃一条街,最爱其红枣汤圆。汤圆极小,粉糯,里面是一枚剔核小枣。枣子要皮薄肉脆为佳,枣香混合糯香,如清泉过舌。一碗下去,身体暖泰,不畏寒风。

还有炒饭。其味颇独特。仔细品尝,里面加了*瓜丝,淋了些酱油,便觉香而不腻。

南通乃港口城市,周边多是海鲜。因我敬谢不敏,所尝皆是他城风味。比如胡辣汤,咕老肉,宫保鸡丁。咕老肉过于肥,胡辣汤失于色,宫保鸡丁的好坏泰半取决花生米炸的是否好。

宿舍里有同学家养鸡大户,带来自家腌好的鸡,浸油入味,咸香浓郁。上好。

北京到不热捧烤鸭。唯记得两种面。

一是家长带了自家做的*豆酱,码了菜码,呼噜噜一碗炸酱面,正适合我咸甜口,更兼他人美意,倍感美味。

一是意大利面。切牛肉成小块,西红柿,洋葱等切小丁,文武火细熬几个小时。出锅时香气扑鼻,再倒在意大面上,美味不易,尤显珍贵。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还有一味,至简至臻。土豆削皮,入锅煮至烂,以线分成数块,直接蘸盐吃。清香有味。

武汉,户部巷满足了我对小吃的热爱。热干面,豆皮,酒酿等,犹喜烧梅,此名也颇美。酱油浸糯米,中有肉丁,碎蘑,皮薄如纸,酱浓油轻,吃下去不腻不堵。

还有瓦罐煨汤。粗陶瓦罐,文火慢炖,一揭瓦盖,肉香扑鼻,汤清而味美,冬瓜近乎透明,排骨肉质酥烂,可以来两罐。

后至赤壁,其难忘者是熏肉。松木熏之,自带草木之香,有烟气,食来别有风味,与他处不同。似乎四川也有同款,只是过于麻辣。

提及各地所食美味,如何能不提家乡?

家乡有一处小食,现今做的好的人少了,油墩子。有专门的模具,先浇一层淀粉,撒入白萝卜丝,香葱,再浇淀粉,下滚油锅,炸熟,油透,纸裹而食。形如圆日,色泽金*。萝卜香气尽出,吸透油脂,尤其鲜香。吃的手指流油,烫的口齿嘶嘶,依然不肯松。其油炸时间最为重要,短了则萝卜有生味带辣,过了则面衣焦糊。但为健康故,食之少矣。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妹妹曾扬州求学,每每央其带学校附近的锅贴。这也是种寻常小食,做的让人过口不忘才最见真章。那锅贴色香味俱全,略带焦香,却不发苦,肉质鲜美多汁,酥而不烂,浸味颇深,可谓口齿留香。

现在各学校门口各种油炸小食。思我当年,此风不胜。少年时与妹妹饿极思变。将馒头用手撕成小块,在房间点上蜡烛,以烛火熏之焦黑,再抹上肉酱,自己动手所成,吃起来特别的香。当然不健康也不美观,但谁又在乎呢?

炸里脊肉串。各个流动摊口似乎都有做。但本地做的好的只有一家,名陈七。周围有数家“李*”,陈琦,陈其,陈琪,等等,可见其美味。也是十几年如一味。辨识度极高。一是肉好,不打折的里脊肉,而不是泰半肥肉丁加筋,二是时间掌握好,三是酱好,入味。这样一想,又流口水了。

本地馄饨向来是猪油酱油葱花胡椒过水做汤底,盛在搪瓷碗。第一次吃清汤馄饨,真是惊讶。小巧馄饨皮薄如纱,隐约绯红,沉沉浮浮于清可见底的汤里,盛在秀气小碗里,紫菜,虾米,间或一二香菜,颜色缤纷,未尝已醉。真是视觉的艺术。

1
查看完整版本: 记忆中的美味和家常里的烟火气息